协会全称:河南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测行业协会
办公地址: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郑开大道75号河南建设大厦西塔14楼15室
邮编:450000
办 公 室:0371-65280218 邮箱:jcxhzhbgs@163.com
行业发展部:0371-63863837 邮箱:jcxhhyfzb@163.com
会员服务部:0371-63863829 邮箱:jcxhhyfwb@163.com
法 律 顾 问:马永翔(北京天驰君泰)13183003936
01
建筑业高质量的关键是什么?
近年来,随着数字经济的崛起,作为传统行业的建筑业也进入了数字化转型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,那么,当前形势下建筑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,关键是什么?
我认为,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是在保持较大产业规模的基础上,产业整体竞争力更为强大,集中体现为“资源节约、环境保护、过程安全、精益建造、品质保证,最终实现价值创造”。对建筑业而言,借助中国制造、中国创造、中国建造这“三造”融合来推动技术创新与行业变革,是建筑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最根本路径。
建筑业的技术革命与钢铁工业、机械制造业、信息产业等工业部门的技术升级密切相关。以“制造+创造+建造”为特征,加速现代工业技术、信息技术与传统的建筑业融合创新,将是推动建筑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。此外,在新发展理念的要求下,促使传统建造方式向节能、绿色、低碳、环保等现代化建造方式转变,推动中国建造绿色化、智慧化、工业化和国际化协同发展,是中国建筑业在新时代面临的新任务,更是推动建筑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。
具体来说,要推动建筑业实现高质量发展,需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:
第一,进一步加大建筑领域的绿色化发展和减碳力度,转变传统建造方式,大力发展绿色建筑。
第二,推动中国建造的智慧化发展,智慧化已成为全球建筑产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,是行业竞争力和创新力的直接体现。
第三,以工业化方式重新组织建筑业是提高劳动效率、提升建筑质量的重要方式,对带动建筑业全面转型升级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“中国建造”品牌具有重要意义。
第四,建筑企业实施海外战略,投身“一带一路”建设,有利于在新发展格局下拓展国际发展空间,增强经济活力、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。
02
双碳目标下,建筑业有哪些影响?
您提到了要“转变传统建造方式,大力发展绿色建筑”,“双碳”目标下,发展绿色建筑对我国建筑业发展有什么现实意义?“双碳”会给我国建筑业带来哪些影响?
针对第一个问题,当今世界,绿色发展已成为全球发展的重要趋势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绿色发展与创新、协调、开放、共享发展理念共同构成五大发展理念,成为指导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指引。城乡建设是推动绿色发展、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载体,与人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。
“双碳”目标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绿色发展的主要任务。我国是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,建筑业是我国碳排放大户,解决好建筑业碳排放,扭转建筑业大量建设、大量消耗、大量排放的生产方式,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。
据统计,我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占全国碳排放的比重为 51.3%,其中,建材生产占比28.3%,施工过程占比 1%,建筑运营占比21.6%。当前,传统建造方式面临的资源、环境、人力等方面的制约不断凸显,难以满足绿色发展要求,迫切需要转变建造方式,通过采用现代技术手段,提高建造及运行过程的资源利用效率,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,实现节能环保、效率提高、品质提升与安全保障,促进可持续发展。
至于第二个问题,我认为“双碳”对建筑业的影响是挑战与机遇并存。
第一,挑战前所未有。我国新建和存量建筑规模巨大,数据显示,约650亿平方米的既有城镇建筑中,大量存在高耗能、高排放问题,同时,新建建筑目前的建造技术等也有待改进。因此,建筑领域的减碳难度非常大,成本代价也很高。
第二,全产业链颠覆。绿色生产方式和建设模式涉及的建筑设计、施工及运营的全过程产业链,将面临全面变革。设计阶段应从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角度考虑资源节约、环境保护,加快推进低能耗、近零能耗建筑的规模化发展;建造阶段应该加大绿色建造力度,注重绿色建材的应用,并从建造的人、机、料、法、环全要素来推动绿色发展。
第三,未来机遇空前广阔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的《“十四五”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》提出,到 2025年,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3.5亿平方米以上,建设超低能耗、近零能耗建筑0.5亿平方米以上,装配式建筑占当年城镇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%,全国新增建筑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0.5亿千瓦以上,地热能建筑应用面积1亿平方米以上,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8%,建筑能耗中电力消费比例超过55%。不难预见,未来在节能建筑、装配式建筑、光伏建筑、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等方面,市场空间巨大。
03
如何应用“双碳”带来的挑战?
在当前建筑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,企业及行业应如何去应对“双碳”带来的这些挑战,抓住这种历史性发展机遇呢?
我认为,推进建筑行业实现“双碳”目标,首先要抓住“三全”特征,即牢牢抓住全生命周期、全过程、全参与方的特征,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贯穿绿色、低碳、环保、生态等要素。同时要在城市、社区、项目三大载体落实好“三体”责任:城市要科学制定实施方案,明确目标,合理规划路径,限制高能耗、高污染的生产活动,统筹厂房、园区、交通、能源共同减碳;社区要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;项目是最基本的单元,是减碳的源头,要推行节能环保的生产方式。在此,我总结出“五度”措施:
第一,提升“高度”,加强顶层机制设计。一是开展碳排放定量化的研究,确定碳排放总量约束目标;二是优化绿色施工的标准,把碳减排指标纳入到企业绿色标准体系中,衡量建筑工程的碳排放量、研发投入成本、资源消耗量和经济效益;三是构建目标体系、市场体系、标准体系、技术体系、产业和产品体系,为业界实践提供参考路径;四是构建绩效评价和考核体系,建立建筑用能及碳排放总量目标的分解和量化实施机制。
第二,挖掘“深度”,突破关键技术。推动技术革新和升级换代,重点解决“卡脖子”的技术难题。一是提前布局“双碳”重大关键技术的研发,围绕能源替代、节能减碳、循环利用、碳捕获与封存、智慧建造等方面布局关键技术的专项科研攻关;二是尽快进行清洁能源、低碳、零碳、负碳、建筑材料等重大前沿技术领域的布局,深入开展光储直柔、抽水蓄能、建筑电气化、智能物联网等关键技术的攻关;三是研发运用各类建筑减碳新工艺、新技术、新产品,加快部署推进新型材料、新型结构、资源综合利用等低碳前沿技术的研究、储备和应用,不断挖掘减碳的技术潜力;四是大力发展信息技术,实现智慧建筑、智慧园区和智慧城市等的持续迭代升级,探索研究BIM、CIM 技术融合及数字孪生技术,加快信息技术与工程业务的深度融合。
第三,加大“力度”,推动转变生产方式。建立新型的建造方式体制机制,建立健全科学实用、前瞻性强的新型建造方式标准和应用实施体系,完善相关技术体系和产品。强化新型建筑方式的新理念,建立新型建造方式的平台体系。打造创新研究平台、产业集成平台、成果应用推广平台。
第四,拓宽“广度”,全产业链协同减碳。纵向拉通、跨界融合、空间拓展是基本的要求。围绕工程建设的主业,为投资开发、规划设计、施工建造、运营维护提供可行的一揽子低碳节能方案;建立跨行业、跨领域的协作平台,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颠覆式的资源整合方式,构建具有吸引力的产业生态圈,形成绿色低碳产业链和供应链。
第五,寻找“温度”,助力稳增长保就业。目前,进一步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的形势,给以低碳为基础的零碳建筑、零碳社区、零碳城市等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,将为国民经济尤其是建筑业的稳健发展、保障民生和就业提供助力。“双碳”目标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支撑,也为中国建造指明了发展方向。全力构建中国建造体系和品牌,共同推进全球绿色可持续发展,中国建筑业任重而道远。
来源 | 建筑业数字化转型应用报告
© 2024 河南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测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35087号-1